來源:習水第五中學 更新日期:2020-11-05 14:42
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,那么這就需要一個學習的氛圍,其次學生的年齡一般都在15-18歲左右,這就需要學校是一個安全的環(huán)境,所以學校就會在網(wǎng)上發(fā)布學校的招生要求,而小編就準備了習水第五中學報名條件、招生對象,供與參考。
1、必須是參加今年中考的應(yīng)屆初中畢業(yè)生,中考成績達到學校招生條件規(guī)定分數(shù)的學生方可到校報名。
2、報名時帶好準考證(報名號和考號)、中考成績單、身份證(或戶口薄)復印件。
文化立校為上,制度立校次之,權(quán)力立校最差。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(shè)中,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,以學生為主體,逐步形成了“精誠團結(jié)、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、樂于奉獻、敢于爭先”的五中精神,“嚴謹、勤奮、求實、創(chuàng)新”的校訓,“立志、樂道、文明、和諧”的校風,“嚴謹、力行、自強、開拓”的教風,“勤奮、向上、厚德、致遠”的學風。同時,傾心打造特色校園文化,讓學生在日常學習、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浸潤。
一是獨創(chuàng)獨樹一幟的建筑文化
學校教學樓、綜合樓、實驗樓等建筑,一改傳統(tǒng)習慣和千篇一律的模式,統(tǒng)一命名為“同心樓”、“同德樓”、“創(chuàng)業(yè)樓”、“求真樓”、“求實樓”、“發(fā)展樓”,凸顯“同心同德同創(chuàng)業(yè),求真求實求發(fā)展”的美好寓意,也反映了學校十多年來快速發(fā)展的真正內(nèi)在動力。
二是營造獨特的石文化
精選八塊造型奇特的自然石頭,用不同字體雕刻“鏡、敬、競、凈、靜、進、勁、禁”八個字,放置在校園不同位置,比如,在一進校門的右側(cè),安放“鏡”字文化石,既有“正衣冠、照鏡子”要求,又有“進入校園,心如明鏡”之意;在辦公樓前安放“敬”字文化石,既要求教師“愛崗敬業(yè)”,又要求學生“尊師敬老”;在教學樓前安放“競”字文化石,既要求教師競技,又要求學生競爭……放置不同的位置,意思不言自明,寓意深厚。
三是打造簡明扼要、富有傳統(tǒng)文化特色的走廊文化
精選《論語》、《墨子》、《禮記》、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三國志》等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經(jīng)典文字,精心打造“仁”、“義”、“禮”、“智”、“信”、“孝”、“德”、“志”、“恒”、“鍥”“十字”走廊文化。如“仁”:仁者,愛人《論語》;“義”:義,志以天下為芬《墨子》;“禮”:人有禮則安,無禮則民?!抖Y記》;“智”: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《老子》;“信”:與朋友交,言而有信《論語》;“孝”:事其親者,不擇地而安之,孝之至也《莊子》;“德”:士有自行,以德為首《莊子》;“志”:有志者,事竟成《三國志》;“恒”: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《方輿勝覽》;“鍥”: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《荀子》。
學校的就是招生要求都是最基本的,應(yīng)該來說是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的,而這些要求就是為了學校的校風和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(huán)境,這樣家長也會更放心的把學生交到學校這邊。